红楼梦中香红楼香奁胭脂膏子
相传胭脂最早起源于中国殷纣时期,亦称口脂、唇脂、檀注,是古代女子最为重要的化妆品。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里,平儿在宝玉的怡红院里理妆,“看见胭脂也不是成张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便详细又专业地向平儿解释了怡红院里的胭脂:“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剩的就够打颊腮了。”
在《红楼梦》中,曹公描写贾宝玉抓周时“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平素又爱吃姑娘们所用的胭脂,就连上学念书去也不忘叮嘱黛玉一句:“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要姑娘们带上自己“替他们淘漉胭脂膏子”。究竟古时的胭脂有何奇妙之处,让生在繁华富贵中的贾宝玉都恋恋不忘呢?
《中华古今注》载:胭脂盖起自纣,以红兰花汁凝为脂,为燕国所产,故名燕脂。
晋代习凿齿在《与燕王书》中说:“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挼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
红兰花即红蓝花,因其色泽红润鲜美,故燕地妇女采之制作植物染料和妆品原料。
然而怡红院中的胭脂,可不单单是红蓝花汁这么简单。接下来,就带大家复原红楼中胭脂膏子完整而复杂的制法。
一、捣制花汁
摘取开放的红蓝花,用石杵捣成原浆,再用细纱布过滤黄汁,即成清净鲜红的花汁,再加入鸡舌香、藿香等芳香发散之物以及牛髓、猪胰等煎制,使其再次过滤后香稠润滑。
二、浸染绵脂
将蚕丝绵薄片剪成小小的方块或圆块,放入制好的花汁中浸染,让丝绵带上一层厚汁,然后取出晾干。“上好的胭脂”如“双料杭脂”,是指丝绵经过两遍甚至更多遍的浸染晾晒,这样的胭脂颜色浓厚、纯净鲜艳,和“市卖的”的“不干净,颜色也薄”的胭脂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这样制成的绵胭脂已经是非常好的成品了,可以直接用于涂唇。然而宝玉还有着更为精巧的后续制作。
三、蒸水浸汁
将清水蒸馏得到纯净的蒸馏水,煮沸后浸入绵胭脂,拧出其中的红汁并“淘澄净了渣滓”。
四、花露蒸叠
用蒸馏工艺将玫瑰、桂花、茉莉等鲜花加以蒸馏,以得到天然花露香水。将滤净的红汁盛入数只浅碟内微火烘烤,待将要烘干时,加入适量花露搅拌稀释,重复以微火缓烘至红艳浓稠的膏状,盛放在洁白的白玉盒子里,便制成了这“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的胭脂膏子了。
“沈水烧残金鸭冷,胭脂匀罢紫绵香。”数千年来,胭脂正是这样静静地妆点着无数闺阁女子的唇颊,为我们遗留下一个个浓艳馥郁的过往与遐想。
投稿文章请发送到“tianxiangpu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白癜风专家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