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这个500米的巷子,有你所不知道的
每个城市里都会有一些很有味道的老街
可能叫胡同可能叫弄堂
不是景点,却很有特色
适合去瞎晃荡~
人们都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
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
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小咩就找到这样的地方,一个像桃花源的地方
城南小巷璇子巷全长约公尺
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巷
老城南的璇子巷
图源:老家在顾楼
不过现在的璇子巷不是原来的璇子巷
而是在原来得基础上进行了一番刷新
古巷展露新姿,明清风格古色古香
图源:老家在顾楼
图源:老家在顾楼
现在看起来不太起眼
可在古代却都是“白富美”青睐的地方
卖得最好的胭脂水粉
当时最流行的黑簪珠玉等
大多出自这些地方
图源:老家在顾楼
从中华门出发,沿着中山南路向前走
不久就看见一条两边刻着壁画的巷子
挨个看过去
这些壁画大都刻画的是
南京的民俗民风
图源:老家在顾楼
有“老虎灶”、“油炸臭干”、
“账房先生”、“西瓜摊贩”等等
演绎那时璇子巷的人生百态
钻入璇子巷
就会“过街楼”三个字的古式楼门
往里走是一个很窄的小巷
这是城南有名的小百花巷
小百花巷曲直深幽,于闹市中取静
在这巷子里行走
感觉周边的点滴都积淀着深沉厚重的历史
图源:你是晚钟吗
青石砖的路面,在经历时间的冲刷
早已经不再平坦,历经沧桑
巷子两旁的青砖民居
人们依旧在延续着自己的生活
图源:你是晚钟吗
大百花巷比小百花巷稍微宽一些
两边依旧是清一色的老房子
不过人却多了一些
巷口还有一棵大树
两个成人都无法抱住
看到这里,旁边的居民说到
这个老巷子都是古董~
图源:你是晚钟吗
百花巷可不是百花深处
而是明代就留存下来的生活区
巷道窄窄的,门口还挂着几件衣裳
老人在门口晒晒太阳
小孩子追逐打闹
多的是这接地气的生活气息
图源:图虫网圆月顽豆
虽然巷子外就是热闹的市区
但到了这里步调放慢了
听不到嘈杂的鸣笛
看不到拥堵的交通
慢慢走着就挺好
百花巷可不止是只有生活气息
在这里慢慢寻找
会有很多惊喜等着你
程先甲故居
一位自号“百花仙子”的国学大师
他叫程先甲。20岁中举人
21岁创作鸿篇巨作《金陵赋》
此赋至今仍是研究南京民俗的重要文献资料……
程先甲的一生很是传奇
曾任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教习
精训诂、音韵之学,投身文字改革运动
成为早期汉语拼音的先驱
图源:不再更新
走进大门,其内部破败不堪
让人很难想到这里在清代中晚期是书香门第
这处宅院是程先甲当年买下的
共有前后七进。由于历史的变化
只剩下门厅轿厅
二十四孝横披图源:不再更新
只有工艺精美的木雕门窗
和因为过年而挂上的两串红红的灯笼
还能让人捕捉到一丝秦淮老城南古民居的遗韵
第二进的轿厅内有精美船篷轩
可以看到很大的抬梁,屋顶还有圣旨阁
船篷轩图源:不再更新
泾县会馆
原来的的泾县会馆
创建于清嘉庆十年(年)
完工于嘉庆二十年(年)
图源:富士情节
现会馆正门上方尚存彩色斗拱托檐
匾额和精细石刻
门两旁有立檐柱及刻花柱础
现会馆为某单位办公场所
里面已经不是原来的泾县会馆
图源:秦淮春秋
这里的景点可不止止是上面这些
还有许多稍不注意就会忽略的景点~
普生泉
小百花巷1号的古井,距今已有多年了
井水清澈,至今还在使用
古井的井栏虽然有些磨损
但“普生泉”
“淳熙丙午邵永坚建”字迹依然清晰
而带有南宋年号铭文的古井井栏
全南京只剩这一口了
准提禅林
这是一处谁也说不上来龙去脉的尼姑庵
只有门头还清晰的
告诉着人们这里的曾经
这里供奉的是准提菩萨
密宗列为莲华部六观音之一
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是释迦如来之化身
这里还有些古代残存没有写出来
这就需要你自己慢慢去体验
寻找的乐趣
不妨再听听故事
在这里慢慢走着就挺好
你不会感叹人群的拥挤
也不会感受到城市的嘈杂
感受到的只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出发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
加(陈涛)
往期精选回顾更多精彩请戳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1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