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爱到吃砒霜看看古代女性都是怎么化

  中国女性的化妆习俗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兴起。铅粉是她们底妆的基本材料,胭脂则是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当时叫燕支)。铅粉有毒,古代人知道长期涂抹脸会发黑,于是会进行祛毒处理:把铅粉放到鸡蛋壳里,然后用纸密封蛋壳,上锅蒸,但是否真的有效,无从考证。其他较为天然的妆粉还有米粉和珍珠粉等,但上妆效果不如铅粉。相传还有女性为了美白,每日服用少量的砒霜。

  周代的化妆风格比较素雅,以粉白黛黑的素妆为主。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石墨这种矿物质,男子用它来写字,女子则用它来画眉。石黛用时要放在专门的黛砚上磨碾成粉,然后加水调和,涂到眉毛上。后来有了加工后的黛块,可以直接兑水使用。

  除了粉与黛之外,周代的化妆品还有脂与泽。脂就是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脂,有唇脂和面脂之分。当时已有染唇之俗,唇脂如现在的口红,专用以涂唇;用以涂面的为面脂,此时的面脂无色,主要为防寒润面之用。后来,脂常常与粉一起使用,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称谓——脂粉。泽指的是一种涂发的香膏。过去人们洗发是用淘米水,利用其中的碱性成分脱去发垢,洗好以后再施以膏泽。

  秦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审美的提高,化妆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会注重自身的容颜装饰。此时的妆容风格一改周时的素淡,以浓艳为主了。敷粉并不以白粉为满足,又将其染成红色,成了红粉。点染朱唇也成为此时期普遍的习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扩张到中原,中原人又往南迁徒,形成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会,化妆也对应着时代的变迁,技巧渐趋成熟,呈现多样化的倾向,用色大胆,以瘦为美。此时开始盛行额黄、斜红和花钿的装饰。

  隋代妇女装扮较朴素,崇尚简约之美,而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与外族交往甚盛,妇女装束有不少受外域影响,追求时髦,妆饰以珠圆玉润、富丽华贵为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古人诗句中有不少相关描写,如“敷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红铅拂脸细腰人”等,都生动反映了唐代女性十分讲究装扮,或敷有铅粉,或抹以胭脂,或饰有花钿,脸部妆饰可谓多姿多彩。

  额黄是一种古老的面饰,也称鹅黄、约黄、贴黄、宫黄等。因为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故名额黄。《木兰诗》里“对镜贴花黄”贴的就是与此类似的装饰。

  斜红是唐代女性面颊盛行的妆饰,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有的形如月牙,有的状似伤痕,色泽鲜红。

  花钿(diàn)是贴画于眉间额上的妆饰,也称额花、眉间俏、花子等。在秦始皇时便已有贴花子的妆饰法了,只是那时的式样比较简单,而唐朝时花色形状繁多。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膀、鱼骨、鱼鳔、丝绸、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梅花形、鸟形、雀羽斑形等形状,十分精美。色彩大致可分金黄、翠绿、艳红三类。

  面靥(yè)是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通常以胭脂点染。盛唐以前是画如黄豆大小的两个圆点;以后式样更丰富,形如钱币,称钱点;形如桃杏称杏靥;形如花卉称花靥。晚唐又增加了乌兽图形,甚至贴满脸。

  唐代女性脸部的化妆顺序一般可以分为: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足以见得古人的爱美之心。

  唐朝和现在一样,同样流行画唇,有朱赤色和浅檀色之分。那时的口红称为口脂,女性对其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

  宋朝建立之后,经济有所发展,美学思想也和以前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崇尚淡雅的风格。因此妆容也倾向于清新、雅致,不过擦白抹红还是脸部妆扮的基本要素。

  元朝契丹、女真、蒙古都是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之前,长期转居于边塞,服饰妆扮都非常简朴,直到逐渐汉化后,才变得比较讲究。整体来看,元代妇女的妆扮在顺帝前后有较明显的差异。之前,一般多崇尚华丽;之后,风气转为清淡、朴素,有的甚至不化妆不擦粉,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衰弱不振的趋势。

  明朝初期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当时的政治中心虽在,经济中心却是在农业生产繁荣的长江下游江浙一带,于是各方服饰都仿效南方,特别是经济富庶的秦淮曲中妇女的妆扮。另外,自宋元以来,开始崇尚以妇女小脚为美的劣习,妇女受到种种压抑及摧残,妆饰仪容方面当然不可能有特殊的表现。

  清朝,对女性的礼教约束更严,统治阶级大力提倡“节妇烈女”,要求妇女“行步稳重,低首向前”,“外检束,内静修”。女性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受到限制,在妆饰方面也就不可能有突出的表现。明清时期妇女一般崇尚秀美清丽的形象,以面庞清秀、弯曲细眉,薄小嘴唇为美。









































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北京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24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