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胭脂 >> 自制胭脂 >> 小小段家村

小小段家村

▲点击大港信息港→点击右上角“...”→选“设为星标★”

冬云儿从前慢系列

小小段家村

我的出生地是镇江东乡一个很小的村子,紧邻华阳观,小名:段家,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村头有条沟,所以它也有个大名叫“沟头段家“。

咱东乡有两个段家村,另一个在丁岗境内,全名为“黄村段家“,两个段家村的人都以“谭”为主姓。黄村段家原本是黄村谭家,村里多有“谭”姓人居住着,因为东乡方言tán读着duan久而久之谭家就成了段家,乡人为了区分两个村子附加了冠名。相传段家的谭姓居民都是南宋时由外地迁来落户定居的,至于为何分两地而居暂无人考证。

我居住的段家村只有七八户人家,两户外姓,谭姓是村里的大家族,分为两户,不同祖。其中一户在我家隔壁,老弟兄俩都在上海工作,子女成家后单过;另一户老弟兄原本有个祖屋,很古朴却又很独特的建筑结构,有个小院,朝南的几间主屋住着各自的儿孙,北面的几间房有各自的老人居住着,可惜后来着火老屋被烧了一大半,他们的子女重又盖了新屋。其中一家的老人过世后,老谭家幸存下来的两间祖屋就只有谭秦氏老人住着。

我家原先住着的是知青房与蔡家相背,蔡家大门朝西,门前有小河。靠河边的空地上栽了枣树和桃树。阳春时节,满树的桃花似粉灿灿的霞,霞灿灿的桃花宛若闺中抹了胭脂的小娇娥,娇羞可人。每年桃花开时,整个村子就像在画里,我也在画里!你看那农家小屋舍,弯弯的小河,竹篱笆小院,木栅栏里养着的鸡鸭鹅崽儿,园里青翠欲滴的菜蔬苗儿……我说桃花开时小村真的就成了故事里的画,轻描又淡写。

河边空地的栅栏内是蔡家的小菜园,园内分出一半种花,一半种菜。蔡家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干净人家,这点咱们两家很像。蔡家门口有一大块水泥场地,夏夜,临河的场子上感觉更凉爽一些,邻居们常过来乘凉拉家常。蔡叔坐门口喝酒,后来他干脆把电视机搬到门口,乘凉看剧聊天全不误。

隔壁谭家,坐北朝南的五间老青砖瓦房,全部木梁,里屋铺有木地板,玻璃雕花窗户,房子冬暖夏凉,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往他家跑。谭家叔婶待人和善又热情,旧时乡里人家邻里之间相处就如同一家人,不分彼此。另外那户谭家有木匠手艺人,靠着手艺养家也算是衣食无忧。

隔壁谭叔早些年学过裁缝,做过会计,后来自个弄了个磨坊磨豆腐,每天起早贪黑,虽是辛苦,生计倒是不愁。空闲时,谭叔还会拉起胡琴唱唱小调,这样的谭叔总给人一种明朗乐观的精气神,是一个有文艺气的农人。

清晨,小小的段家村便被清亮高昂的鸡鸣声唤醒,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主妇忙着做早饭,唤孩子起床,当家的已经起身,张罗着喂食牲口,新的一天劳作又要开始!

村里人每顿饭都喜欢端着碗串门,早饭当然也不例外,谁家做了团子或是饼就分一些给邻居,邻居倒也不客气,直接端了碗去盛。孩子们吃了早饭结伴去上学,大人各自忙活。

小村的四季有着各自的风采与欢乐,夏有百花秋有月。我偏爱四时中小村的夏日,夏日里小河的水清澈又甘润,水中总有一抹碧蓝,几丝云朵白净如棉,飘过来飘过去,悠闲的让人妒忌。河边码头是妇人们的作场,洗菜淘米洗衣裳。有闲人喜欢钓鱼,随便投个饵就有鱼儿上钩。傍晚,河塘又是汉子们的浴场,游泳的,扎猛子的,洗澡的,通常这时候,男娃会在大人的看护下毫无顾忌的下河洗澡,水花四溅,扑腾起一阵阵肆无忌惮的嬉笑声。

夏日的晚饭在门口吃,小桌上有自家种的菜蔬,锅里盛着炒米茶或者粯子粥,邻居们坐在一起,客串的晚饭又开始了。天黑掌灯,星空下永远是听不完的故事,喜欢坐在皂角树下摇着蒲扇的谭奶奶慈眉善目间总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偶有外乡人记不住咱们的村子,或者分不清哪个段家,而每每此时只要说一句:靠着华阳观的,对方瞬间就会醒悟,哦!华阳观的!

是的,我们段家村就在华阳观旁边,很小很小……

相关链接:

镇江东乡回忆系列(一)——段家村记事

往期精选

惊险一幕!镇江新区五峰山某厂区一讨薪工人在楼顶欲跳楼......(链接)

哭着求放过!镇江新区昨晚查获三人,民警霸气回应......(链接)她半生异常坎坷!老大港肯定认识这位87岁的老人(链接)圌山极顶的楞严禅寺(链接)实用!关于大港信息港手机认证详细攻略,快看!(链接)联系我们

作者:冬云儿图片:冬云儿

部分图片:网络

编辑丨小焕主编丨洪溪小子审核丨愤怒的奶嘴

冬云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zzyz/12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